arrow
    联系方式
  • 邮箱:lcskx@lc.shandong.cn
arrow
周一至周五 8:00 - 17:00
arrow
qrcode
微信公众号

山东省委书记李干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 奋力推动山东发展走在前列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5-30 分类:市科协动态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发展十分关怀、寄予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亲临山东考察,作出重要指示,为山东发展指方向、定目标、明方略、绘蓝图。特别是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山东考察,要求山东“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这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我们牢记嘱托,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转化为山东强省建设的生动实践。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各项工作,最根本的就是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实践充分证明,总书记重要指示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指南针”,这些年山东取得的发展进步,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总书记重要指示是我们破解一切难题的“金钥匙”,无论遇到什么难题,我们都能从总书记重要指示中找到思路、找到方法、找到答案;总书记重要指示是我们发展行稳致远的“定盘星”,只要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不折不扣把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落实到位,就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谋篇布局、坚定前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干,蕴含着强大的真理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始终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紧密结合,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制胜法宝。山东探索建立“第一议题”制度,每次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都第一时间传达学习。成立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深化研究阐释。省委定期举办专题读书班,以上率下带动各级加强理论学习,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科学谋划发展思路。发展理念是否对头,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这些年,山东用心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在坚定不移抓好既有工作部署基础上,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完善做好山东工作的思路方法。在发展思路上,强调坚决做到“六个一”,即坚持“一个统领”,始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握“一项根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聚焦“一条主轴”,始终聚力高质量发展;守牢“一排底线”,始终做到安全发展;优化“一组生态”,始终积极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产业生态、市场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锻造“一支队伍”,始终从严从实管党治党。在策略方法上,强调“六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依法办事,更加注重求真务实,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综合施策,更加注重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更加注重沟通引导。在重点任务上,强调“十二个着力”,即着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着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有效扩大内需,着力推动乡村振兴,着力发展海洋经济,着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推动民生改善和共同富裕,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防范化解风险,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当前,我们聚焦聚力推进“三个十”:即聚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十强产业”;聚焦需求侧持续发力,着力实施“十大扩需求行动”;聚焦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着力深化“十大创新”,努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落细落实工作抓手。围绕落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我们坚持规划引领,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海洋强省等30多个重点规划、100多项具体行动方案。将习近平总书记2008年以来对山东的重要指示要求梳理细化,明确落实措施,由省委主要领导同志负总责,省级领导同志分工负责。每年开展“回头看”,着力纠正思想偏差、工作偏差,确保山东工作的正确方向。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指导山东实践、引领山东之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同全国一样,山东发展呈现出由“量”到“质”、由“形”到“势”的明显转变。202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3万亿元、增长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3%,进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2.4%、21.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6%、10.9%,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政治建设凝心铸魂。思想政治建设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必须始终摆在首位。我们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成为高度自觉。制定坚决维护和服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规定、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政治能力建设的意见,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集中开展圈子文化、码头文化专项治理,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

  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教诲,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和谋划经济工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着力加快动能转换,大力培育“十强产业”,严格实行产能、能耗、煤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五个减量替代”,高标准建设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2021年全省“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31.7%,“四新”经济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提升至51.2%。着力深化科技创新,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工程热物理所试验大科学装置项目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落地建设,截至2021年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2万家、比2012年增长了7倍。着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健康有序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粮食总产连续8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蔬菜、水果、畜禽产量稳居全国第一,农产品出口连年领跑全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60万黄河滩区群众圆了安居梦。着力建设海洋强省,实施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2021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1.49万亿元、约占全国的1/6,比2012年增长65.4%。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扎实推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获批建设。做强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谋划推动“一群两心三圈”发展格局,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52.03%提高到2021年的63.94%。着力夯实发展支撑,综合立体交通网、现代水网等基础设施“七网”建设全面展开,高铁通车里程达到2319公里,省内高铁成环运行;2021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7477公里、比2012年增加2502公里,重回全国第一方阵。着力统筹发展和安全,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为“一稳皆稳、一失皆失”的大事要事,实施“立足于有、关口前移、多重屏障、两手结合”纵深防御方法,科学果断处置局部突发疫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有序。积极稳妥化解金融风险,政府债务风险整体可控。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按可比口径,2021年全省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比2012年下降63.1%和56.1%。

  文化影响力充分彰显。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建成率100%,11个设区市和12个县级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省部共建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成功举办7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大力弘扬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人民群众文化自信的底气和骨气不断增强。

  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山东改革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仰仗人民,造福人民、惠及人民的历史。我们每年推出一批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80%左右,城镇新增就业连年稳定在100万人以上。社保覆盖范围持续扩大,2021年底全省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4614.1万人和7296.7万人。2012年以来,全省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3万所,中小学大班额实现动态清零。2021年全省卫生机构总数8.6万个、总床位数67.4万张,比2012年分别增长24.6%、42.2%,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踏实。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2021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比2013年提高31.1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比2013年减少57.2天;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75.2%,历史性消除了V类水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逐渐成为老百姓的“日常品”,记忆中的青山绿水又回到了群众身边。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我们聚焦制约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发起“九大改革攻坚行动”,着力推进国企国资、人才制度、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形成130项制度成果。2021年据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我省进入前六强。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按可比口径,2021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比2012年增长84.7%,实际使用外资是2012年的4倍。

  依法治省成效显著。我们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山东。坚持以良法促善治,制定新旧动能转换促进条例、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达635件、省政府规章203件。制定山东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实现县级以上政府法律顾问配备、合法性审查全覆盖。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取得显著成效。建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22个,居全国前列。

  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我们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统领,制定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的实施意见,层层压实党建责任。聚力抓基层打基础,制定推进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等21项措施,每年摸排整顿一批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推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四风”顽疾得到有效遏制,广大党员干部从思想到作风、从能力到状态得到全方位淬炼,干事创业精气神全面激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省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接续奋斗下,山东发展的比较优势不断积聚和显现:三次产业齐头并进、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新老动能相得益彰、各类企业比翼齐飞、陆海资源统筹开发、交通运输四通八达、城乡区域均衡发展、对外开放提档升级、人文沃土深度耕作,这为更好推进山东各项工作、积极服务国家大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常态化长效化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实现“三个走在前”,不是喊出来、等出来的,而是干出来、拼出来的。我们把狠抓落实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注重把握好队伍建设、完善机制、改进作风三个维度,常态化长效化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深入人心、全面落实。

  以过硬队伍推动落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关键在干部、关键在人才。我们坚持干部队伍与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严格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好干部标准,突出政治上要强、本领上要高,锻造强省建设的中坚力量。着眼长远培养干部,建立优秀年轻干部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有针对性地加强培养。着眼提升干部专业化能力,举办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学习班,加大干部在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之间和省市县乡之间交流任职力度,让干部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着眼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制定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负责蔚然成风。

  以机制创新促进落实。我们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务求出实绩、有实效。开展“四进”攻坚。从省直部门单位和市、县抽调精干力量,组成152个工作组,进企业、进项目、进乡村、进社区,切实把情况搞真实、把工作抓落实、把作风练扎实。坚持“督帮”并举。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真督实查、问责问效。我们要求在督导过程中,既要善于“找刺”,还要帮着“拔刺”,对一些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基层自身无法解决的事项,提级办理、统筹协调,问题不除、决不收兵。实行“差异”考核。我们统筹考虑各地区、各单位的差异性,既考核总体情况,也考核结构变化、改善情况,防止“一刀切”,克服“内卷化”、避免“庸俗化”,真正考出精气神、考出竞争力、考出执行力。

  以优良作风保障落实。好的作风,是干事创业的保障、善作善成的法宝。我们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的若干措施,提出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倡树严肃严格之风,坚决克服低标准、一般化;倡树求真较真之风,敢抓敢管、较真碰硬,不怕得罪人;倡树细致细究之风,研究要细、谋划要细、政策要细、落实要细;倡树务实扎实之风,推行一线工作法,持续整治“文山会海”;倡树高效快捷之风,说了就要干,干就马上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扑下身子、真抓实干,更好担负起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的重任。

  在新的征程上,山东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使命更为光荣。我们一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2022年5月30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