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ow
    联系方式
  • 邮箱:lcskx@lc.shandong.cn
arrow
周一至周五 8:00 - 17:00
arrow
qrcode
微信公众号

槐荫区科协:集结“3+8+N”科协队伍 助力全区高质量发展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4-11-13 分类:科协动态
梁山县科协构建科技创新新模式赋能全县产业高质量发展梁山县科协致力服务区域产业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聚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短板,邀请专家开展技术攻关,通过技术创新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提高产品质量,驱动企业转型升级

      槐荫科协坚持“三型”组织建设,建立“三长”常态化机制, 创新“3+8+N”多长服务科技型社会治理模式,推出了多项改革 创新品牌,激发了基层科协组织创新活力。

一、服务科技工作者,建设“枢纽型”科协组织。槐荫区科 协对内挖潜,建设“枢纽型”科协组织,锤炼了“三长”服务团 队,升级了“3+8+N”组织模式,“3”是教育局长、卫健局长、 农业局长兼职科协副主席,“8”是区直八部门科协委员,“N是园区科协主席和社区、商圈科协服务团长以及学会、医院科协 联络人。一是园区科协主席负责制填补科协组织空白。创建了“中 小企业孵化型、对外窗口型、枢纽会客型、智慧商圈辐射型、大 党群服务型、高精尖专业型”6 种组织服务模式,推选了科创基 - 1 -地负责人、产业园总经理等担任园区科协主席,落实了《园区科 协工作职责、会员及组织机构》《科创 360 服务》等多项管理制 度。二是社区科协服务团长打通科技场馆新路径。组织了“超级 马力”委员工作室、“启智驿站”社工组织、“五兴”科普服务 团等 173 支队伍,绘制了覆盖槐荫科普场馆和科创点位的“七星 伴月”科技云图,串联科技工作者和社区居民参与科技产品体验 服务圈。三是部门科协委员提供科技型社会创新治理服务。联合 投促局科协委员为科技工作者购房提供服务;联合商务局成立酒 店联盟发出会议会展邀请;联合文旅局、人才办和西站服务中心 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人才特惠服务;联合卫健局撬动全区医院为海 外人才找岗位、找项目。 

二、服务学会人才,建设“开放型”科协组织。槐荫区科协 对外联合,率先在全省开展“学会集聚区”建设,打造“开放型” 科协组织,服务吸纳高层次人才集聚发展。一是面向省内。梳理 45 家省市医学会服务职能,推出了《“科协+学会”组织联盟 服务八条》,先后与省医学会、中医药学会、疼痛医学会等 20 家学会签约合作,开展了党建、项目合作、医学科普等服务。是面向全国。为树兰(济南)医院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引进的 10 位院士入选国际医学中心专委会;引进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来 槐办会,推动全国前沿实验动物学科发展;对接中国国土经济学 会,共商服务乡村振兴及园区科创项目合作。三是面向国际。省立医院合作邀请了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教授来槐授课,聘为槐荫 - 2 -智库专家,在医学中心开展遗传学专业学术交流;联合海智研究 会在中国新动能双创大赛上招引核技术应用智能装备等 18 个项 目落地,海外人才保育箱孵化器落户槐荫成功孵化 11 家企业; 在山东科创(槐荫)基地建设海智基地离岸合作空间,对接海外 人才项目 22 个,联系海外人才 100 余人。 

三、服务科技创新,建设“平台型”科协组织。一是建设高 素质专业化高端人才智库平台。组建了槐荫区学会专家人才智 库,聘请了学会会长、医院高校学科带头人、科创领军人物、青 年专家、海外人才、乡村振兴科技顾问 142 人,整理了城市发展、 产业振兴 40 多条建议,通过书记直通车、工作专班纳入政府决 策。二是建设“科技赋能、健康惠民”平台。对接省级学会与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学科学无痛诊治服务,建立“专家授课+ 医护带教+社区群众”骨干培训体系;推出“星链计划”,实现 洋葱高效育种栽培技术、医疗科普服务、科普设备循环流动等多 个项目落地,让 8 万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高端人才专业化 服务带来的科技魅力。三是建设“科协+学会+园区+企业”双创 新平台。联合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打造人才柔性共享、应用 成果熟化“两个中心”,延伸共建平台、联合申报、对接资源“三 类服务”,为山东天岳、纽特动力、瑞诺液压、山东力冠、山东 凯恩等 10 余家企业提供科技成果评价、企业资质申报、知识产 权保护、高端人才引进、科技研发等服务。 - 3 -槐荫科协“三型”组织建设以来,举办了泰山科技论坛、生 物发酵技术应用论坛、中欧医疗创新论坛等医学类会议 350 场, 促成产学研项目合作 20 多个,带动周边消费 1600 万元,助力槐 荫经济开发区在全省园区考核中位列一等,全区创新平台增至 158 家,人才总量达 18.84 万人,实现了省市区各级科普科创资 源的叠加效应。 

梁山县科协:构建科技创新新模式 赋能全县产业高质量发展 梁山县科协致力服务区域产业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组织优势 和人才优势,聚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短板,邀请专家开展技术攻 关,通过技术创新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提高产品质量,驱动 企业转型升级。

一、发挥科协组织优势,充实产业智囊团。一是依托县域重 点产业建强基层科协组织。梁山县科协不断增强科协组织在重点 产业覆盖力度,紧盯县域内专用汽车产业、书业、养殖畜牧业等 重点产业成立企业科协、农技协等基层科协组织 20 余家,将 200 余名专业领域科技工作者纳入科协组织。二是发挥科协优势引进 高新技术人才。配合科技局、工信局、制造强市建设梁山县指挥 部开展青年人才需求调查,梳理 59 家企业人才需求,共计 644 人次,编制“水浒故里·忠义梁山青年人才需求目录”;开展“水 - 4 -浒故里·忠义梁山”校园招聘活动,组织 30 余家企事业单位参 加聊城大学、菏泽学院、齐鲁工业大学、济宁学院等校园招聘会 7 次,提供就业岗位 540 余个,收到求职简历 510 余份;举办“天 府之行、水浒之声”行动,与西南石油大学、成都师范学院、四 川大学锦江学院等 7 所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二、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一是建平台助力 产业信息交流。10 余家省级学会、3 家国家级学会结对,建 成“中国针灸学会教育基地”“国家梨产业技术新品种选育试验 示范基地”等 3 项国家级项目基地,有效促进资源整合,发挥组 织平台优势;用好中国科协专利信息资源库,梁山县 200 余家企 业注册专利信息资源库,提供发明专利信息 1 万多条。二是通渠 道助企业难题解决。深度对接省颗粒学会、省人工智能学会解决 了企业罐体固体颗粒输送网络智联系统、数字化流量监控系统开 发与粉体连续输送、3D 数模轨迹提取算法等多项技术难题,为 企业发展赋能助力。与齐鲁工业大学科研团队成立“就业育人实 践基地”,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指导中稀天马新材料公司成 功申请 3 项专利,培养多名专利信息人才,推动了新产品的研发 及推广。

三、增强宣传培训成效,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助力梁 山产业品牌打造。结合专用汽车产业推出“探秘专用车中的科学” 主题科普巡展,全方位科普专用汽车的行业发展历程、科技创新 亮点、机械科学原理等行业知识,用“小展览”推动“大科普”, - 5 -擦亮了“挂车之乡”品牌;举办“萄醉古镇 韩垓葡香”葡萄丰 收节,成立梁山县葡萄产业协会,深度打造“桑田葡萄”特色品 牌,韩垓葡萄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公告》,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二是助力梁山产业品 质提升。建成山东梁山小麦、黑皮鸡枞菌等 2 所国家农技协科技 小院,入住专家 21 人,开展培训班、现场指导等活动 30 余次, 有效了提升农户科学种植水平,助力农户增产增收;举办中国农 民丰收节农技协联合行动活动,就甜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优质 青粗饲料生产及草畜一体化关键技术培训,为种植户们提供了黄 河滩西瓜、苜蓿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新思路;联合山东气象学会 举办气象科普进乡村活动,发放《农业气象业务》《双季超级稻 栽培与气象保障技术》200 余册,推广“锄禾问天”APP,帮助 农民科学应对恶劣天气,积极护航农业生产。 

冠县科协: “科协+科技”双动力 赋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冠县科协聚焦县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创新举措发挥桥 梁纽带作用,助力科技赋能黄河故道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在推 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成效明显,多次获评“县级先进单位”,“五 星级党支部”,被省科协授予“助力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表现突出 单位”。 

一、聚焦科协组织功能强化,打造“一体联动”新格局。县科协注重基层组织建设和功能发挥,有效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科 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建强基层科协组织。指导 18 镇街选配基层“三长”兼任科协副主席,形成“一正两副”的科 协组织架构。注重发挥基层“三长”作用,创新方式开展系列科 普活动,“聚焦青少年科学教育,铸造科普‘冠’爱少年”品牌 成功入选全省科协系统“典型好案例”。组织“科普‘冠’爱少 年,科学成就梦想”巡展、“科普‘冠’爱少年,专家报告校园 行”活动,受益学生 3.5 万余人。积极争取并承办山东省青少年 科普报告百校行希望行等活动报告会 8 场,累计 4200 多名学生 受益。累计开展“全国科普日”等各类科普活动 660 余场次,受 益群众 10 万余人次,有效助力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通过企 业走访、宣传发动,全县 20 余家企业成立企业科协组织,有效 接长了基层科协工作手臂,指导 20 余家企业入驻“科创中国” 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及海外专利信息资源系统,更好推进企业创新 发展。 

二、聚焦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搭建“科企互动”新平台。是举办首届全国交通工程设施高质量发展大会。聊城市科协、冠 县科协积极对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交科院科技集团,邀请全国 交通领域知名专家、企业代表等 600 余人参会,60 余家企业参 展,入选 2023 年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项目(全省 10 项,聊 城市唯一),冠县被授予“交安设施生产强县”, “交通产业金 - 7 -属材料创新技术(冠县)中心”顺利揭牌,县政府与 8 家企业签 订合作协议。二是聚力实施“科技+养殖产业”融合行动。推进 “冠县赤貉”新品种培育和审定。邀请山东省特种经济动物产业 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专家教授通 过办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提高养殖户养殖技术水平,与山东 省特种经济动物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项目合作达成共识。冠县 科协以《挖掘特色资源 聚力科技创新 加快推进“冠县赤貉”新 品种培育》为题在 2024 年第五届中国毛皮动物产业发展大会上 作典型发言。“冠县赤貉”品种审定后,将成为山东省貉类唯一 一个新品种。三是聚力实施“科普+文旅产业”融合行动。重点 加强中华第一梨园景区科普能力建设,为广大游客提供科普增值 服务,助力提升文旅综合服务水平,强化文旅产业科普服务功能。 积极探索“旅游+智慧科普”,进一步拓展科普服务功能。为梨园 “百年梨树”制作科普标牌和大型宣传牌,标明树木的名称、品 种、树龄、树形等特征信息,为广大游客详细了解梨文化知识提 供了便利途径。协助办好梨园观光周,连续 2 年邀请聊城市科普 大篷车开展巡展活动,把“流动科技馆”送到群众身边,在游园 的同时又体验到科普增值服务,游客满意度显著提高。 

三、聚焦重点产业科技创新,构筑“柔性招引”新高地。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工作理念,统筹推进引才育才、人 才服务等工作,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一是升级服务体系, - 8 -解决“后顾之忧”。与县人才服务中心等 18 个单位协作联动,为 柔性引进的专家人才打造覆盖档案管理、户籍办理等全方位政务 服务网络。同时把柔性人才纳入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范 围,定期联系高层次人才,通过“线上联系+实地走访+面对面交 流”等方式常态化开展人才服务活动,建立问题清单,协调解决 人才急难愁盼问题。建成 2 处县级、18 处乡镇级“人才之家”, 定期开展座谈会、文化沙龙等活动,着力丰富人才业余生活,为 来冠人才搭建交流平台。二是拓宽引才路径,畅通“绿色通道”。 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和重大项目需求,积极对接高校人才智力资 源,与北京林业大学等 5 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引进 31 名高层次人才到乡镇、企业挂职,帮助解决技术难题 60 余个。 举办系列推介会,与武汉纺织大学等高校签约 22 个产学研项目, 对接专家教授 60 余名。探索建立“博士小院”乡村振兴综合服 务平台,联系服务 50 余名专家,采取“博士专家主培+本土专家 示范”的培育模式,带动培养 4000 余名实用型人才。